说起胆汁反流性胃炎,大家都知道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可胆汁怎样反流?为什么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大家都不太清楚。下面,麻烦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为大家解答疑惑。
胆汁为什么会发生反流?
正常情况下,幽门口是收缩关闭的,当胃内食物经胃蠕动排入十二指肠时,幽门口舒张开放,食物排空后,幽门口又收缩关闭,从而可防止胆汁反流入胃。
但当出现下述情况时,诸如胃部分切除术后,施行过迷走神经切断和幽门成形术、胃肠吻合术后,进行过胆囊摘除术,先天性幽门口关闭不全和中老年人脏器发生了生理性退行性改变等,可破坏幽门口的“把关”作用,于是就可发生胆汁反流。
胆汁反流怎样造成胃黏膜损伤?
胆汁反流时,更确切地说,是混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十二指肠液中的胆汁(内含胆酸)、胰酶和卵磷脂等可破坏胃黏膜的屏障作用。
缘由是胆酸可溶解胃中的黏液和破坏黏膜表层细胞,这样就导致了胃酸直接刺激胃黏膜使之受损;进入胃内的胆汁,还能激活卵磷脂A,使卵磷脂变为溶血卵磷脂而破坏细胞膜;当碱性的十二指肠液与酸性的胃液中和,胃窦pH值(酸碱度)接近中性时,可激活胰酶引起胃黏膜损伤。
胆囊切除后胆汁反流的发病率也增高,这与十二指肠内一天24小时都有胆汁不间断地流入有关;正常胆囊时,胆汁会在餐后定时进入十二指肠。
由此可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先要有幽门功能丧失或幽门关闭不全的基本条件,如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胆汁可直接返流入胃;某些病人并无手术史,十二指肠内容物可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返流入胃,引起反流性胃炎;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胆汁持续流入十二指肠,如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而反流入胃,同样可以引起反流性胃炎。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提到:胃泌素可刺激胃粘膜细胞增殖以加强其屏障作用,防止H+的逆向弥散,但在BillrothⅡ式胃切除术后胃泌素分泌减少约50~75%,这可能是反流性胃炎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如需详细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更多信息的朋友们,请咨询,或拨打电话027-8818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