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也称为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者胃幽门手术等原因,造成含有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倒流入胃,使胃粘膜产生炎症,糜烂或出血,减弱胃黏膜的屏障功能,而导致胃粘膜慢性病变。本着科普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相关知识,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给大家讲讲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查项目。
检查1.胃内pH值监测:24h胃内pH值连续监测可作为检测DGR的一种方法,试验在近似生理条件下进行,可获得白昼(包括进餐、餐后)、夜间24小时立、卧位的全部资料。正常人空腹时胃内pH值很少>2,进食及餐后pH升高进餐可使胃内pH值升至4.0以上,30~40分钟左右回到基线。在后半夜或清晨可见短时的pH值升高pH值从基线上升至4~6,有人将此称之为pH逆转现象或胃液碱化,可能与十二指肠胃反流有关,也有人认为与迷走神经活动减弱有关,或与泌酸功能低下有关。
检查2.胃液Na+测定:十二指肠液Na+浓度较高,并稳定在146mmol/L左右,比肠液中胆汁的浓度还稳定(胆汁是间断的从胆道排入肠道),同时反流入胃中的Na+不被胃酸破坏和失活并具备检测方便的特点,可作为DGR的一个诊断指标。
检查3.空腹胃液胆酸测定:胆酸常见于有DGR的胃内,且不被胃酸破坏,可作为十二指肠液的“标记物”。测定其在胃液内的浓度对了解反流程度有重要意义,应用99mTc-EHIDA扫描显示胆囊收缩平均间隔时间为70分钟。因而持续收集胃液,测定其胆酸含量可提高DGR诊断的阳性率。
检查4.微量胆红素测定:24小时胆汁反流监测仪DGR物中的主要成分是碱性肠液、胆汁及胰酶等。用胆红素的存在来评估是否有DGR发生生理性或病理性。
检查5.胃镜和组织学检查:胃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胆汁反流,胃黏膜被染成黄色,并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呈颗粒状血管改变较明显,组织脆弱或有糜烂、坏死及出血灶。组织学检查除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外,尚可见到小片状糜烂、坏死、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等改变。内镜可了解反流的程度、胃炎的严重性,但内镜下不能定量且内镜检查本身可引起反流的发生,因此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出现。
检查6.放射学检查:早期诊断DGR是采用插管法,将导管插入十二指肠,注入硫酸钡溶液,在X线透视下观察钡剂反流入胃的情况,由于插管导致的患者不适感和对幽门生理功能的影响,且在判断常常时有主观色彩,因此假阳性率较高。
检查7.胃肠压力测定:用压力传感器或灌注式导管测定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壶腹部的压力,DGR患者大多数有胃窦、幽门压力降低,十二指肠壶腹部压力上升。
检查8.胃内碱灌注激惹试验:当胃内灌注碱性溶液后出现上腹痛、伴有或不伴有恶心者均列为灌注阳性。此试验敏感,简单易行并具有特异性。
检查9.核素检查:目前一致认为99mTcEHIDA放射性核素扫描技术是DGR定量的“金指标”,优于胃镜检查及空腹胆酸测定。
检查10.超声检查:此法代表DGR评估技术的飞跃,非侵入性,可重复性好并能量化DGR。
以上就是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为大家讲解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检查项目。如需详细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更多信息的朋友们,请咨询,或拨打电话027-8818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