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常定义为消化不良;打嗝嗳气,便秘腹泻,恶心呕吐酸水,早起或者饭前饭后出现肠胃胀痛的症状,就可以初步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西医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解,那么,中医如何看待功能性消化不良呢?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学属“胃脘痛”、“痞满”、“呕吐”、“嘈杂”、“泛酸”、“反胃”、“胃绶”等范畴。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气滞型、虚寒型、阳虚型、湿热型,兼证有瘀血证、寒凝证、食积证。
气机郁滞证
症状:胃脘痞满、胸闷食少、得气或失气则舒,遇情志变化则发或加重。
治法: 疏肝解郁,理气和胃
方:扶正调胃散3号方。
脾胃虚寒证
症状:胃脘隐痛喜按,得温得食则绶,遇冷加重,纳谷不香,泛吐清水,面色少华,甚则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中益气,温中止痛
方:扶正调胃散7号方。
胃阴不足证
症状:胃脘隐痛,嘈杂善饥,口干唇燥,空腹时加重,饥不欲食,大便干结,手足心热,舌红少苔,中有裂纹,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阳生津
方:扶正调胃散6号方。
脾胃湿热证
症状:脘腹痞闷,呕恶厌食,嗳腐吞酸,肢体困重,大便溏泄,小便短赤不清,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苦泄辛开,甘温益气
方:扶正调胃散10号方。
武汉博仕中医肛肠医院专家提到:中医治疗胃胀,应辨其疼痛的虚、实、寒、热性质及病在气在血,然后审证求因,给予恰当的治疗。如需详细了解胃胀更多信息的朋友们,请咨询,或拨打电话027-88185120。